浅述303F不锈钢板生产质量控制要点
303F易切削不锈钢板对应国家标准GB/T4356-2016中Y12Cr18Ni9,其s含量要求是≥0.15%,但是考虑生产实际情况,过高的硫含量将导致热加工成材率急剧下降,结合国内其他生产企业对s含量的控制情况,S含量控制范围为:0.15%-0.35%,其主要化学元素含量见表1。
表1 303F易切削不锈钢板的化学成分/%
C |
Si |
Mn |
S |
P |
Cr |
Ni |
Mo |
≤0.15 |
≤1.0 |
≤2.0 |
0.15-0.35 |
≤0.045 |
17.00-19.00 |
8.00-10.00 |
≤0.6 |
303F不锈钢板是一种含硫(S≥0.15%)的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板,因其具有色泽好、无磁,易加工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五金件、手表、电脑、打印机等精密元器件的生产加工材料。其切削性能随着硫含量的增加相应提高,硫在钢中通过形成细小的硫化物夹杂,导致应力集中的缺口效应,降低了钢的切削抗力,但也正是由于硫的含量较高,不仅给冶炼及连铸带来了难度,高硫导致的热脆性也恶化了材料的热加工性能,因此,303F易切削不锈钢板材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,特别是冶炼及轧制工艺环节需要加以控制。
在303F不锈钢板冶炼环节
303F不锈钢冶炼过程中通过AOD先脱氧,后还原并重新造渣,保持脱氧后的熔渣二元碱度为1.0-1.4,补加硫铁来提高S含量,硫铁中硫的回收率达到70%以上,LF精炼控制精炼时间≤45min,能有效防止钢中S的流失。
在303F不锈钢板连铸环节
连铸工艺中,控制过热度为30-40比水量为0.28-0.32L/kg,选用特定保护渣,能有效避免絮流,所得到的铸坯表面质量优良,连铸坯低倍:中心疏松≤2.0级,中心偏析≤2.0级,锭型偏析≤2级,无气孔缺陷。
在303F不锈钢板轧制环节
高线轧制过程中,开轧温度为1230-1250℃终轧温度≥1050℃,轧后直接入水冷却。在轧制过程中钢坯头部咬人轧机时,关闭冷却水,能有效避免轧制过程中头部开裂。
上一篇:易切削钢的发展,定义,种类及重要意义 下一篇:当今世界无铬或节铬不锈钢发展现状